小腿太细就是肌少症警讯
手机扫一扫
肌少症”可说是老年失能的一大关键,特征是持续且全身普遍的骨骼肌重量减少及功能下降,肌肉量少且肌力不足,若四肢无力则容易跌倒,伴随可能造成失能、生活品质下降,甚至是生活无法自理以及死亡风险增加。
健康顾问指出,应该把肌肉流失这件事当成一辈子的功课,因为肌肉流失是持续性的过程,人体器官功能的顶峰大约是25岁左右,在50岁就是较明显的转折点,肌肉流失和力量减弱的速度都会加快,到了65岁之后速度会更快,每年会流失1.5~2.5%的肌肉量。
但现今肌少症诊断大多需要透过仪器检测,尤其肌肉量必须到医院检测,由于测量困难会影响肌少症防治的推动,因此国际研究都在寻找亲民的替代方案,其中以小腿围来评估肌肉量最简易且准确。因为小腿的皮下脂肪比较少,而且不容易受到内脏等各方面的影响,像是邻近台湾的日本、韩国也有相关报告,指出小腿围度跟肌肉量是有高度正相关。
测量办法:坐在椅子上,大腿小腿呈现90度,脚放松踩在地板上,用量尺测量小腿最粗的位置即可。这项测量须由他人协助,因为若是自己测量,肌肉难免会施力,恐会影响量测结果。
不少民众会认为,阻力训练是年轻人在做的,老年人不需要练肌肉,骨骼肌会随着年龄增加慢慢减少,但要增加肌肉只有做“阻力运动”,也就是所谓的重量训练,所以许多老人家从事的有氧运动,像是快走、慢跑、登山、游泳,其实只能练到心肺功能,没办法有效增肌、减缓肌少症的问题。
根据丹麦一项研究结果发现,50岁以上的民众,增加运动强度,未来死亡率明显降低,且永远不嫌晚,“就算90岁以上的年长者做负重训练也会有帮助,但应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。”熟龄者若想强化肌力,以大腿肌与臀肌为优先,因为臀腿部位是全身肌肉最多的地方,且有助于降低跌倒风险,但他也强调,若是只做重量训练,却没有在运动后及时补充优质蛋白质,对于长肌肉恐怕会徒劳无功。
养生常识男士养生保健养生